Search This Blog

Sunday, May 15, 2011

Blue (续)

在上一篇里,我大笔一挥随手写了一句,“音乐的目的就是操纵听众的感情!” 一时犯懒,没解释为什么要这么说。想想这一点心得还是需要多写两句。

Eaton 在讲座里把两部作品分解了一下,拆开来解释作曲者是按照怎样的蓝图把乐曲组织起来的。也许这是最基本的音乐理论,composition 101,不过,我这个没学过音乐理论的人听了就觉得豁然开朗,啊,原来如此。

Eaton 解释道,Rhapsody in Blue 围绕着四个主题旋律形成段落,在每个段落中,重复和强化和发展这个旋律,达到小高潮。这些段落在高一层面上也形成有意识的发展过程,从开头,发展,冲突,变化,高潮,最后 resolution。细细听过来,果然如此。第一,每个主题旋律颇短而且十分抓人耳朵,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在每个段落中,Gershwin 先介绍主题旋律,然后加以各种变奏不断重复之,然后 --- 这个我没有专业vocabulary,不知怎么解释 --- "develop the theme",虽然一直围绕着主题旋律发展,但走向十分明确地增加音乐的复杂性,冲突和矛盾的感觉,给人一种递进的感觉,让听众越来越感到 tension 的积累,直到最后爆发宣泄出感情。这是传统音乐总是使用的套路,跟戏剧的传统结构完全是一样的: introduction, rising action/conflicts, climax, denouement. 似乎这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发展过程,我们天然就最享受感情逐渐积压直至爆发宣泄最后还平抚一下的过程,所以采用如此结构的作品长盛不衰成为 classics。There is something in this structure that is universally appealing to all people. 所以说 Rhapsody 实际是建立在欧陆交响乐传统之中的作品。

现代艺术试图打破传统的结构。They succeed to various degrees (including failure). Classic 结构是恒久可靠的捷径,靠了它不会大错,appeals to the vast majority,但是长期反复使用同一套路,艺术家自己都不耐烦了。至少,我认为,经典与现代派本身并无高下之分,谁也不是东风西风需要压倒对方,而是大家开拓更广泛的途径表达。但是,自然而然地,现代艺术的基础不如经典艺术那么 universal,所以共鸣者/接受者/有反应的观众听众必然减少,限于人群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满足大多数群众的天然共性。

Diminuendo & Crescendo in Blue 的结构是十分简单的三段式,但是也可在其中看出开头->发展->高潮的过程。除非是纯试验性艺术,谁都不会傻到把高潮放在最前面的,所以 Crescendo 必然是收尾段。人人都需要感情的积压和宣泄,作者自己和观众需要共享这个感情的过程。在这部作品中,Ellington 特意中间留白一段,作用无疑也是“发展”和“积聚观众感情”。自从1937年写了 Diminuendo 和 Crescendo 两段之后,在各种演出和录音中,他插入各种各样的第二段,试验它们的契合性,据说不少次这第二段是他自己的即兴钢琴演奏,这个我还没有去找来听过,无法评论。Paul Gonsalves 在 Newport 担纲第二段是事先安排的,但是他发挥得如此之 high,如此之炫,如此之长久,却是 spontaneous 的结果。据说当时演奏到这一段时,一个 platinum blond 美女跳上舞台当众扭起来,台上的乐队和台下的观众都被带动了情绪。

这就是 jazz 的本质 --- 现场表演中听众和演奏者的情绪互动直接影响到音乐本身的内容和表达 --- 其实这跟现代艺术的主旨不谋而合,即艺术作品本身并不全部属于作者自己,它的内容和效果 需要受众加入,共同完成。或者,扯远些,如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 Schrodinger 之猫,对现实的描绘受到观察者的直接影响。Jazz 完全不是从二十世纪初的欧陆沙龙里发展出来的艺术形式,也不是建立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现代艺术理论之上的东西,但是,从1920年代开始,一传到欧洲就受到极大欢迎,Duke Ellington 在欧洲的声誉和尊敬远超过在本国的名气和地位,我猜想并非偶然。除了美国的种族等级更森严之外,当时欧洲的现代艺术气氛想必跟 jazz 的互动+自由的特质正好吻合。

OK,回到音乐操纵感情这个话题上。我想说的就是,作曲家在写音乐的时候,有意识也好无意识也好,组织材料的结构和宗旨总是围绕着如何发展和宣泄大家的情绪,如何深深打动听众的感情。经典音乐 (classical music) 发展出一套固定结构,主旋律加变奏和发展等等,专业作曲家都是烂熟而胸的,连百老汇音乐剧也不例外。这跟写话剧一样,从 Sophocles 到 Eugene O'Neill 都恪守不移 (不过契诃夫就不非常遵守,所以总有例外)。因为,它对大众的感情起到的作用是百试不爽。

除了三段式结构之外,jazz 带动听众情绪的一大手段是节奏,即所谓的 "swing"。当时有人问 Eaton 什么叫 "swing",他摊摊手说,“那就是 swing”。 黄金时代的 jazz,尤其以 Louis Armstrong 为代表,swing 是可意会难言传的神秘力量,在固定的节奏中生出无穷变化,触动人群的集体兴奋点。这东西让我不得不联想到非洲的鼓乐,在巨长巨久的经验中恐怕早就摸索出人类对节奏的天然反应,the sweet spots。Blue notes 是美国南方黑人的发明,在非洲原大陆的音乐里并不存在,但是 swing,却跟黑奴的传统来源脱不了干系。

听完讲座之后出门,我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简单优美的旋律固然有 universal appeal,不过,我发现优美的音乐---即让人产生愉快舒服和平感受的音乐---不能让我满足。我还想要有冲突的,阴暗或危险的,新鲜奇诡的,出人意表的,模棱两可的,不和谐不满足的感情效果。所以我特别喜欢 Stephen Sondheim 呢 (BTW,他作曲的结构和套路也是严格按照经典音乐理论组织的)!Jazz 里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效果(那当然): Armstrong 就总是走愉快而幸福的路线,他给听众带来的感受总是美好的。正因为如此,他的圈内圈外的崇拜者最众,但我永远不能迷上他的作品!

2 comments:

CAVA said...

我喜欢有发展有结局的音乐,审美观比较传统。不过倒不一定非要愉快和平,激烈悲伤也可以,呵呵。

talich said...

〝这是传统音乐总是使用的套路,跟戏剧的传统结构完全是一样的〞

那当然了,因为这结构是从歌剧里脱身而来的啊。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