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December 20, 2010

龙眠

上次看宫部美雪的《火车》就非常喜欢,这次看带有一点玄幻成份的《龙眠》,仍然十分中意。

正如跟 barb 讨论过的,俺们无聊的中年读者/观众,随便说说文艺作品,并非卖文为生,更没有传播观点和立场的话语权,不需要公正客观 --- 说到底,读书/欣赏是一个寻找投契者的过程。喜欢的,那是因为作者与读者情投意合,价值观一致,态度与心情相仿,便结下了跨越时空的单方向友情;不投契的,跟生活 中遇到话不投机的人一样,要么无动于衷懒得多说半句,要么心里冷嘲热讽或者背后跟好友诉苦一番。

宫部女士就是跟咱投契,没啥理由,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是制造借口而已。简单地说,就是性格、口味、世界观很类似吧。

《龙眠》是个悬疑推理+特异功能的混合体,而这个特异功能还是 telepathy,这种剧情工具 (plot device) 一不小心就成了懒惰与廉价的捷径 --- 从线索推理不出咩?运用读心术就解决了,这也太容易了。但是在此处作者很小心地把读心术使用者这个关键人物藏在幕后一直不让主角/读者接触,如此便屏蔽了读心术的偷懒而保留悬疑推理的成份。不过谜底和动机一旦揭开都还是相当简单的,简单的好处在于不必牵强附会地编造出很多生硬而虚假的误导/巧合/复杂机关(例如,西村京太郎的推理小说),而坚持人物心理和情节的真实性。

两个有读心术的青年,遇到一个持有怀疑态度的杂志记者,卷入了两个案件。跟火车给我的印象一致,龙眠中的诸位人物的行为规律和动机都极其自然可信,读者忍不住觉得“换了我也会这么想/这么做”,即使是反派人物,制造戏剧冲突的各方面,都毫无勉强做作的痕迹,让人赞叹作者洞察人性的敏锐。例如男主角记者先生,一上来就流露出矛盾的倾向:又善良关怀弱者,又努力跟人保持距离。然后渐渐地揭开他的性格根源:天性诚恳,信任别人,却因此被别人狠狠地背叛了;于是十年怕井绳,宁可披上坚硬的盔甲,也要避免再受伤害。这样的心理经历我真是太理解了。

乍看之下,关于读心术的情节似乎重蹈“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这类的俗套,可是我不这么认为,我猜想作者的意图是设身处地地、实打实地假设想象一个超人能力:What if? Then take the idea to its natural conclusion。如果一个人可以读到周围人的思想,会是怎样一种存在?会怎样取舍?将一个---只有一个---超人能力放在极其现实的环境(包括人文环境)中,让它自然生长与发展,静观其变。这是优秀的科幻小说的基础,超能力也许是假的,虚幻世界也许是想象的,但里面人物的行为与动机却是真实的,能让读者代入其中而心领神会。故事中两个青年共同被读心术能力深深困扰,但二人的选择与命运很不同,根源在于一个有温暖的家庭,父母与姑婆无条件爱他保护他,而另一个生长在混乱破裂的家庭中,即使没有读心术也会非常困扰,而读心术让他看穿亲人的自私和黑暗面,苦闷厌世也就难免。

即使是几乎没有出场的小小配角如男主角的前未婚妻小枝子,都被写得栩栩如生,这样追求完美人生的小家碧玉,温室里的花朵,连我都遇见过!太真实了。

我唠唠叨叨地重复:没有对真实生活与人性的洞察力,就绝对写不出如此贴切可信的情节,完全在情理之中。

这篇小说让我特别心有戚戚的地方在于,它讨论了一件实实在在的矛盾:我们都渴望跟别人建立坦诚而亲密的感情关系 --- 友谊也好爱情也罢 --- 但是离得太近或看得太清楚或诚意太高,就更容易受到伤害;但是对伤害的恐惧以及对接触的躲避,留下安全却也空虚与孤独的生存状态。如何取舍,怎样把握,这是一个问题。作者最后下结论说,我们还是需要彼此,在互相扶持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所以,为了这个bonding,即使会受到伤害也值得冒这个风险。

No comments: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