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unday, February 28, 2010

周末

昨天去烫头发。理发师感叹于我的头发一会儿就自来直,这次特地烫得“卷一点”,弄完一看,哇,好像 Malcolm Gladwell 。



今天下午去看国家地理学会博物馆正在进行的兵马俑展览,人很多。搞得人心痒痒,又想出去玩了。果然很好看,原来这些东西是在不同的遗址发掘出来的。兵马俑们在某个大规模的坑里,离主要的秦始皇坟遗址还挺远的,然后还有其他坑里挖出其他文物,例如乐师之类的俑。

一个电视屏幕上放出战国的版图,挺有用的。瞎猜秦国的军事技术可能跟地处西部,精通养马和马上战争有关系。不过从版图分割来看,很有部落分界的感觉,想必当时各国之间的分割也是部落族群的分割,楚人与秦人和燕人的文字风俗以及部落都差别很大。

最神奇的是兵马俑个个长相不同,很有个性,难道都有模特儿么?还是工匠们互相照着旁边人的脸而塑的?

秦皇墓是一直没打开,大概大家很怕打开了会破坏里面的文物,又说不定大家害怕厄运诅咒之类的,象传说中的法老墓的诅咒。法老墓倒是比秦皇墓还古老(四五千年)。总之感叹一下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盗啊盗的也都没给盗光了。

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继续福尔摩斯

把第一篇《血字的研究》拿出来看看,复习一下华生医生遇到福尔摩斯的第一幕细节。

在华生对福尔摩斯的描写中,从来没有提过他的年纪。但是可以推断当时两个人都是青年人。华生自述在1878年毕业自伦敦医学院,然后参军当军医,派到印度的时候,他所属的军队已经出发到阿富汗,于是赶到阿富汗,没多久就受伤(肩部中弹)被送进医院,然后在医院又得了传染病,折腾很久才恢复,被送回伦敦。在伦敦没呆多久就开始找房子住,遇到了福尔摩斯。这时候华生一定是二十多岁,时间没有具体提到,但应该是1880年左右。

华生遇到福尔摩斯是通过一个旧友介绍的。这个旧友在医学院做事,在实验室里认识了这个怪人。当时两个人还讨论福尔摩斯是否医学院的学生,得到结论他不是,只是借用实验室做化学和生理试验而已,说明当时福尔摩斯也很年轻,否则不会被人误以为是医学生。而且他俩之所以合租一套 suite ,彼此都是为了省钱(伦敦居不易哦,特别是没有事业的年轻人),可见福尔摩斯的事业也是刚起步而已。

Doyle 医生自己写得潦草,常有混乱细节,造成前后矛盾。华生的旧伤明明是在肩膀上,后面的短篇里却提到他在阴雨天抚摸腿伤。

三十七年前的革命

On This American Life, a story about how homosexuality was removed from the lis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s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Amazing.

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永远的老朋友

当然是福尔摩斯啦,哈哈。

最近因为看奥运会比赛,熬夜太多,头昏脑涨,暂时手里没书,就翻翻福尔摩斯。从早期作品读起,因为早期作品里生活细节比较多。

最早看福尔摩斯年纪甚小,啥也不懂,看见什么都是毫无疑问地全盘接受,现在看来感想颇有不同。例如,他们的这种 lifestyle 在现代社会里很少见呢,两个单身汉合租一层楼盘,不仅是当时常见的那种租人方间的普通 lodgers,而且两个人经常坐在一间起居室里抽烟看报纸讲闲话,一起出门散步逛街,一起下乡度假。例如某故事一开头说福尔摩斯刚办完一件欧陆大案,累倒了,华生拖着他去乡下的一个朋友家休养。这种室友真是夫复何求。

说起来他俩都是专业人士,不属于上流社会的阶层,又不是劳动人民阶层。医生也不算很有钱或很有地位,特别是刚开业的医生,生意要慢慢地建立也颇有个挣扎阶段。开头的福尔摩斯,职业是替人解决各种难题的 consultant,尚未达到后期可以随便挑顾客的地步,也很忙碌工作。两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起打拚互相支持,住在一起又各自有独立的事业,这种生活真有点让人向往呢。

昨晚看了一篇A Case of Identity,讲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女青年被贪财的母亲和年轻的后爹给骗了。过去没觉得,现在阅历见识多些后看过来,心中忍不住一跳:其实福尔摩斯系列里面有不少家庭关系不和的案件呢,铜山毛榉案,斑点带子,魔鬼的脚跟,都牵涉到身上带了遗产的女儿被家人算计,而且经常牵扯到坏后父。一方面想必是当时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记得David Pirie考证出Arthur Conan Doyle 的妈妈跟年纪小二十岁的男人搞上关系(爸爸进了精神病院)让他十分苦恼,可见谁也忍不住在小说中流露出自己的人生因素啊。

这些故事现在看来仍然不觉得过时,我觉得一大魅力在于它的强烈生活气息。充满了实打实的细节,伦敦街坊啦,火车时刻表啦,每日电讯报啦,呼之欲出,人间烟火气重。另一个特点是缺乏英国小说和文章里无所不在的阶级气氛,福尔摩斯的顾客们三教九流王公贵族什么都有,而他最关心的是案子是否有趣,是否挑战。小时候还不觉得,现在才发现相当特别。然后想起来Doyle医生自己是讲究实惠的苏格兰人么,难怪。

Monday, February 22, 2010

范特西听完鸟

大结局真是一大滩血淋淋的复仇戏呀。拍电影有足够的刺激材料。

女主角代表的范特西的确颇有吸引力:作者自己都承认有一定的长袜子皮皮的影响,她是一个方外之人,不受到世俗的道德、期望、游戏规则所拘束,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为所欲为,除了自己的一套准则,根本不理会别人,而且还手中握着billions of kroner的资金。而且好勇斗狠,被恶人欺负之后睚眦必报,狠狠回击,毫不留情。果然很痛快。

问题是,恨是火辣辣的恨,爱却软塌塌的扭扭捏捏,男女主角整本书都没碰上面,直到结尾才会合,感觉没啥化学作用 --- 在第一本里是并肩作战的,不知道化学作用如何。另一个问题是,小说虽然牵涉极广,人物众多,线索复杂,但这个世界带有女主角的性格特征和世界视角: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好人坏人各自占据堡垒,中间一条鸿沟。

Inspector Montalbano can get away with no internal conflicts and complexity for his sheer charm and humor and exuberance. 这里就差点儿,特别是护岸轻微自闭症的女主角完全没有幽默感,而其他人物也相当平面加严肃,功能性超过娱乐性,时间一长就难免有点闷。Martin Beck 和 Kurt Wallander 系列都含有不少干燥的自嘲式的北欧幽默感,但是 Lizbeth Salander 缺乏那种 self-reflection,是个重大的天然缺陷。不算不好看,但是有点 one note.

Friday, February 19, 2010

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 半途

已经听完超过一半了。这本小说采取的手法跟传统侦探小说的套路不同,不知道是否故意的 --- 直到三分之一后才出现尸体。

开头很有气氛,但是中段却有点 saggy,节奏明显慢了下来,琐碎细节甚多,让我听得不怎么耐烦。不过想到作者并没有打算发表这几本小说,手稿是身后出版的,也许他本来打算精简紧凑而没来得及也有可能。

作者自己是新闻记者,故事主角之一是记者,还有大量的杂志幕后 daily operations 描写,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部分,我看过来倒是津津有味,不干这行的人可能会觉得无聊。让我感慨的是,故事讲的是2003-05年前后的事情,看样子瑞典新闻业不象美国的新闻报纸杂志出版业这样已经轰然烂成一摊垃圾了,调查为主题的新闻杂志不仅独立经营而且利润有余,美国的同行们肯定看得眼珠子发绿。

还是对女主角喜欢不起来,没办法。

大量的范特西,让我边听边咕咕笑:女同性恋也上场亮相,女主角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视世俗规矩为粪土,而且还有一个无可争议的借口,谁叫她有 Asperger's disorder 涅?不过有些地方我实在无法相信,例如目前有三股人都在调查她找她,居然踪影全无。不会吧?在瑞典人人办什么事都要公民证号码,怎么可能隐藏起来呢?

Tuesday, February 16, 2010

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



借不到 Millennium 系列小说第一集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却发现图书馆的有声书里有续集可借,于是下载来听。刚听了一点。好像很长哦这本书。

这个,嗯,跟 Henning Mankell 或者警匪类小说不是一个套路的,象啥呢?基督山伯爵或者假若明天来临这种历险类小说。一个身世离奇的孤女,好像复仇女神,从天而降惩恶扬善,行侠仗义,而且还身怀绝技 --- 她类似 Rain Man,有轻微自闭症以及此类疾病在文艺作品里不可避免的后遗症:超级数学能力,能破解一切网络电脑上的东西。

所以虽然只听了一点儿还是稍微有点儿失望。好象自闭症患者不能跟旁人建立感情联系和交流,这个女主角虽然又身世悲惨值得同情,又英明神武,却很难让我产生感情牵挂的那种关系。不知道继续听下去是否印象会有所改变。

不过作者编故事的手法真是厉害,设包袱抖包袱一套一套的,非常抓人,气氛很强烈。

念书的演员是英国人,很奇怪,毫无根据地给女主角 Cockney 口音。而中间冒出一个记者作家,就安了一个英格兰北方口音。喂,人家小说里也没说他是拉普兰来的同志呀。

****************

小说的开头非常非常抓人,给我留下非常强烈的印象 --- 好吧,还是不要剧透了,必须自己去看才有够震撼。(也许读过第一本的读者了解一定背景,就没那么震撼了。)

开头是女孩子被监禁起来的场景。然后笔锋一转,女主角远走加勒比海旅行,随时携带一本大部头数学教科书自学数学史,随性地从Barbados跑到Granada,一边在海滩上散步,一边动脑筋求证费马假说。

听这段的时候我正在坐地铁去医生那里打脱敏抗原针,忽然被一种强烈的感觉冲击到: 其实人人都是被监禁起来的,被生活绑在床上动弹不得。这么自由来去的人物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心里的范特西。难怪,Edmund Dantes 也好,Tracy Whitney (我记性没这么好,狗了她的名字),Lizbeth Salander 这些人物都得手里有很多钱才能天马行空来去随意,不仅有钱而且了无牵挂。Mankell 的笔下也有跑来跑去飞来飞去的人物 (Kennedy's Brain, The Pyramid) 却没这么范特西。

Monday, February 15, 2010

O' Horten (外一则)




大概十年前看到这片子会觉得好古怪,可是这些年看了许多北欧影视,也不会大惊小怪了,有时候简直要怀疑是不是瑞典挪威人民真的都这么孤僻。十几年前第一次看见的北欧影片是 Junk Mail,从此之后就被他们的奇特幽默感给征服了。在顽固、孤独、笨拙害羞、deadpan、eccentric 的北欧电影里, O'Horten 也算是沉默和 eccentric 程度满高的一个了,不过说到底还是那种笑中带泪、既伤感又温情的调调啊。为啥涅?为啥这种情绪这么普遍涅?

里面有个配角居然是面熟的,在电视剧 Varg Veum 里演一个脾气很坏的警长。这些作品里最不缺的就是脾气很坏的中年男人了。看了这个片儿(设定在奥斯陆)和 VV(Bergen) 之后,觉得挪威天气真是坏得要命,简直就没见到过晴天。不过他们很有钱,说不定冬天都跑到泰国去过冬了。

**********************

昨晚的外国侦探剧场里播了新一集德国 Tatort (犯罪现场)系列。这套剧一般都很现实主义,但这一集却特别神神叨叨的,讲一个现钞押送车劫匪,抢了一百多万现钞之后逃跑到靠近荷兰边境的一个小镇,就消失了,然后警方收到一根他的手指,从小镇寄出来。最诡异的地方是这个小镇就快要被地产开发商彻底铲平了,居民都被搬迁到别处,连祖坟们都被迁移,只剩下一个小酒馆里晃荡不散的几个常客,包括一个美女老板娘和她的15岁麻烦女儿,追求她的片儿警和同时追求她的片儿警的哥哥,香肠摊老板和他的前妻以及他们的儿子,一个戴酒瓶底眼睛的迟钝青年。整个小镇变成了鬼城,只剩他们几个滞留的游魂。看得我寒毛倒竖。

Saturday, February 13, 2010

赤川次郎

最近没法上图书馆,又没有大块时间看书,于是顺手从书架上抽了本旧书,赤川的幽灵系列第一本幽灵列车。他的书我都是当爆玉米花来看的,好像成龙的早期电影,可依赖的娱乐,快速地吞咽消化掉 --- 特别是大贯警部系列。有点意外地发现其实这本书里收集的几篇都颇有点暗黑的气氛。昨晚翻到最后一篇,好人村祭典,是个典型的寓言,讲一个好人村里多么多么亲切,人人都多么善良纯洁,从来没有欺诈争斗之类的坏事。结果呢,每年的新年,全村以谋杀游客发泄积攒了一年的郁闷和不得不时刻做好人的压抑。主题呢,人有自私和嫉妒之类的天性,如果非要压抑隐藏,非要装出完美和谐、温良恭谦让的表象,是绝不能维持的,只有以更野蛮得途径发泄出来。

我忽然发现,原来他是在影射社会现实呢。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显然是Shirley Jackson的短篇The Lottery,不过主题却完全不同。)

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0

矛盾

下周是彻底抵制不看奥运会呢?还是隔五分钟查一下比赛结果?

这次的大风雪也太不合作了,早来了一星期,如果晚一星期就可以在家坐着看连续转播了。真无聊啊啊啊。

相比之下,蓝莲花正在周游世界

Sunday, February 7, 2010

Cabin Fever

明天大家都不能上班,地铁几乎全部不通,联邦政府关门一天。

星期三又要下雪,据说预报八寸。讨厌啊讨厌,啥都不能干,哪儿也不能去,只有对面的超市可以买点东西。

这么有意思的片子为什么没人发行?



雪暴



连下了两天的雪,积了两尺。本地供电意料之中地断掉了24小时,昨天一整天啥事儿都干不了,躺在沙发上昏睡。某同学耐不住跑出去转了一圈拍了两张照片,尚未 download.

Wednesday, February 3, 2010

老夫老妻

探长 Montalbano 和警探 Fazio 真是一对老夫老妻。

(Mimi 的地位是被 Montalbano 又爱又训的小弟。)

Montalbano 跟 Fazio 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已经到了可以互相通读对方的眼神以及接过对方的话头这种地步。探长除了心情不好摔摔打打之外,或者抱怨一下 Fazio 的家谱资料狂的倾向(拿他也没办法),此外就是交心知底以及无比忠诚的关系。

在电视剧里,演 Fazio 的演员相对年轻,而小说里给人的感觉是中年人,或许比 Montalbano 小一两岁,但肯定是同一代人。

Monday, February 1, 2010

Currently Reading

1. The Paper Moon. Inspector Montalbano 系列中第六本。周末就哗哗地看完了。

2. Rounding the Mark. Montalbano 系列第五本,刚开了个头。看得出这本书是作者对时事忍无可忍怒火中烧的时候写下来的。Berlusconi 这人几乎是小灌木跟Rupert Murdoch合二为一,世界上如果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控制所有人的耳闻目睹,就等于核冬天来临了,抑或“美丽新世界”。

3. Proust Was a Neuroscientist. 有声书,Jonah Lehrer 的第一本书。我喜欢这本超过喜欢第二本 How We Decide,或许因为第二本里的不少内容我已经有所耳闻,新鲜感缺乏了一些,也就是说,脑子里的 dopamine 神经细胞没释放特别多的 dopamine。这一本里刚听了三章,每一章都是拿一个文艺古人(大多数也不太古)说事儿,联系到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第一章关于 Walter Whitman 的话题主要是 phantom limbs 的现象,有点牵强;第二章讲到 George Eliot 和 neuroplasticity (神经再生能力与弹性)就非常有趣,搞得让我对 Eliot 的小说发生了好奇(过去只看过一篇短篇)。第三章则是讲现代法国菜的来源(十九世纪)和味嗅觉的基础,也很好玩。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