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aturday, January 9, 2010

Malcolm Gladwell: What the Dog Saw

我觉得这本结集出版的书其实比他过去三本更好看,因为全部是 anecdotes,没有过份归纳推理的普遍结论,反而容易接受。他看人看得很仔细,很深,描述手法很细腻,很生动,例如对驯狗专家 Cesar Millan 的描写,太有意思了。

过去某一次,忘记说到什么话题,好像是关于进化论或者基因学,网上有人说,这太复杂了,我看不懂,如果你不能把这事儿简化成我一看就懂的道理,我就没法接受道理的真实性。可是,现实是,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很复杂的,掺和其中的因素很多而且互相作用,不可能简化成牛顿力学三句话,通俗到人人都看一眼就明白。例如,美国政治(别国政治肯定也很复杂,只不过我不够了解没有发言权),进化论,气象学,genetics & epigenetics 对生理结构和功能的作用,人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全部心理学,复杂是客观事实,越简化通俗,离事实越远。拒绝接受世界的复杂性而坚持只接受和相信简单易懂三句话可概括的道理,最后总会在某些事情上捏紧了谎言而摸不到真相,就好象拒绝承认和接受一只活大象十分巨大,不可能握在一只手掌里让你全面地认识,又拒绝移动你的手掌,那你只会坚信大象长得跟一条蛇或者一根柱子一样。很多人把 intellectual laziness 当成是个人自由权利。蠢。

心理学很复杂,大家现在的了解还非常非常肤浅,这时候急着总结规律和理论,得出的结论肯定是错的,不着边际。一大原因是 consciousness 是个大大的伪君子,一个谎报军情的骗子。虽然弗洛伊德老先生一早提出潜意识的理论(他的理论中唯一靠谱的成分),但是他和大家也都依赖 consciousness 去了解认识 unconsciousness,问题是这个 consciousness 的能力有限而且非常容易误入歧途,自欺欺人,三分事实七分瞎编,非常不可靠。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于是至今非常肤浅并且充满了误解和谎言。

Gladwell 的很多文章里都含有对意识(以及集体意识哄抬推广且坚信不疑的 conventional wisdom)的调查和颠覆,我们并不是 consciousness 骗我们相信的自己,而是未曾了解清楚的另一个动物。在 The Tipping Point 和 Blink 中都有一定的讨论,即意识的不可靠。实际上我们的感情、行为和情绪,被 unconsciousness 控制决定的成分远远超过了 consciousness 所知道的,而 consciousness 还在蒙自己,以为自己才是主宰,the decider。

Gladwell 也好, Daniel Gilbert 也好,还有 Johan Lehrer ,我爱看是因为他们常常指出,大众一厢情愿的铁杆信仰,经常是 full of shit。

**************************************

Gladwell 有一个罕见的特质:他描述一些非常人,extraordinary people,然后指出他们不是常人,而常人也无法变成他们。所以他的书不是 self-help,不是提出怎样改变自己跟伟人靠近,没有贡献出炮制完美人生/个体的菜谱。他只是好奇而饶有兴致地了解和描述他们,但是完全没有兴趣教读者怎样变成超人。这一特点其实在 The Tipping Point 中即有体现,在 Outliers 中更加明显,What the Dog Saw 恐怕是最强烈的。

换言之,他不嫉妒。

于是我联想到,或许这是为什么嫉妒在中国人集体心理中那么强烈而普遍的原因,因为中国集体心理的一个最基本的信念是:大家都是一样的。由此,人类生存状态和心理是独木桥,大家的区别是在梯子上站哪一格,高还是低,是一维且单方向的空间。这样,每个人的存在都依据相对他人的高低(或前后)而定,如果甲跟乙有所不同,唯一结论就是甲>乙或者乙>甲,不可能不同但是无高低之分。这个衡量的准则么,当然是最明显最简单最方便的:谁的生存条件最优越(例如,银行存款数字)。如果把人类个体的现实状态极度简化成一个数字指标,并且如中学同年级分数排行榜那样1234地一维空间列出来,那么任何人都变成了一个数字,唯一的生存意义是爬过别人的头,提升往前几名,而且每个人都无法逃离嫉妒的现状,因为在你头上一个的阶梯总是站着另一个人。一个线性单方向的集体心理氛围,嫉妒与攀比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所谓普遍并不等于人人都如此。记得大学里认识一个女同学,还是上海人(dominant攀比文化),完全没有受到集体心理的暗示和影响,完全不在乎任何形式的攀比,不嫉妒任何人,连上车都拒绝跟别人去挤,完全不在乎迟到啦,落于人后啦,此类具有象征意义的现象。她经常迟到,迟到后笑嘻嘻地道歉一句但完全没有明显的内疚和自责,但是大家都爱跟她亲近。当时我非常惊奇她能够在如此剧烈竞争内斗的世界里悠闲自得地生存下来,后来混熟了发现她父母也是悠闲自得的人。可见 extraordinary 的人罕见但从未绝迹,即使在强迫人人统一行为和思想的环境里,仍有漫不在乎地与世无争的闲云野鹤活得好好的,并没有象代代流传的教诲所说的那样早已被淘汰消灭。

2 comments:

simon said...

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是这样教育长大的吧,反正我一直是这样单线思维的。学生时期洗的脑,改起来特别难,如今每见到一件事情,第一感往往是小时候教给你的那一套,知道毫无道理的观点,还是不自觉要望外跳。所以特别困难,每件事都要想两边,有时明明知道哪条路对头,最后还不见得往那里走。

Little Meatball said...

恐惧感驱使吧?

The Ending of Le Samourai (1967), Explained

A quick online search after watching Jean-Pierre Melville's Le Samourai confirmed my suspicion: The plot is very rarely understood b...